近期,香港特区政府正式实施取消强积金“对冲”,标志着改善中国香港300多万名劳动者退休保障的政策落地。特区政府预计到2043年,65岁或以上的长者占中国香港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三分之一。
强积金全称强制性公积金,自2000年12月起实施,是中国香港退休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不同于其他地区,中国香港并未建立由政府管理的传统养老金第一支柱,而是以强制性公积金计划为主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。首先,香港特区政府仅为资产和收入低于标准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,实行由政府负担、社会福利署推行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和公共福利金计划;其次,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以强制性公积金计划为主,以职业退休计划为辅,此外,第二支柱还包括特定群体养老金计划;最后,第三支柱为私人自愿退休储蓄计划,主要包括中国香港年金计划、安老按揭计划、合资格延期年金、可扣税自愿性供款和银色债券等。
根据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《2024施政报告》的表述,中国香港正在全力推动“全球资本进入中国香港进行管理”,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工具“鼓励私募股权基金在港交所上市”。
2025年,中国香港从强积金制度创新到“积金易”平台上线,引入目标日期基金、默认模式等先进机制,持续推动养老金长期稳健增长;同时,中国香港作为“超级联系人”和“超级增值人”,汇聚全球顶级资产管理机构,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方案,成为中国香港养老金“走出去”的重要桥梁。那么,中国香港养老金主要投资于哪些资产?养老金融产品有何创新?
第一财经对话美国信安金融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负责人钟蓉萨,结合全球实践经验,解析养老金金融通过中国香港市场配置海外资产的战略意义,实现既能分散风险,又能捕捉发达市场与新兴市场的投资机会;深入探讨中国香港如何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优势,助力养老金全球化配置。
财富管理行业如何持续创新政策与模式,构建从“销售驱动”到长期思维的财富管理思维的转变?如何穿越周期和复杂性实现全球财富管理配置的“最强大脑”?第一财经对话中金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、中金财富总裁王建力。
工信部于9月9日重磅宣布,我国人形机器人已具备从关键芯片、部组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制造能力,标志着我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。同时,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预测,今年我国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突破1万台,同比增长125%;市场规模预计达82.39亿元,占全球约50%。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背景下,人形机器人的实际应用走到了哪一步?人形机器人何时走进家庭做好真正的服务?第一财经专访了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优必选科技的首席品牌官谭旻,他分享了人形机器人走进工厂与家庭的最新进展。
银行业如何发挥金融优势助力中资企业“走出去”和境外资本“走进来”?第一财经对话东亚银行集团副行政总裁、东亚银行(中国)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长毕明强。